欢迎访问沧州海纳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所谓顺序凝固,就是在混凝土泵管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按照这样的凝固顺序,先凝固部位的收缩,由后凝固部位的金属液来补充;后凝固部位的收缩,由冒口中的金属液来补充。从而使铸件各个部位的收缩均能得到补充,而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之中,即在铸件上远离冒口或浇口的部分到冒口或浇口之间,建立一个递增的温度梯度。冒口为混凝土泵管的多余部分,在铸件清理时将其去除。铸件按照顺序凝固原则进行凝固,能保证缩孔集中在冒口中,获得致密的铸件。必须指出,对于结晶温度范围甚宽的合金,结晶开始之后,发达的树枝状骨架布满了整个截面,使冒口的补缩道路严重受阻,因而难以避免显微缩松的产生。显然,选用近共晶成分或结晶温度范围较窄的合金生产铸件是适宜的。但是,缩孔和缩松体积可以相互转化,造成转化的根本原因是凝固方式的改变:即糊状凝固还是逐层凝固。
给出了影响缩孔和缩松体积相互转化的因素。防止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则是,针对该合金的收缩和凝固特点制订正确的铸造工艺,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补缩条件,尽可能地使缩松转化为缩孔,并使缩孔出现在铸件***凝固的地方。这样,在铸件***凝固的地方安置一定尺寸的冒口,使缩孔集中于冒口中,或者把浇口开在***凝固的地方直接补缩,即可获得健全的铸件。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补缩条件,主要是通过控制铸件的凝固方向使之符合顺序凝固原则或同时凝固原则。实践证明,只要能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尽管合金的收缩较大,也可获得没有缩孔的致密铸件。缩松的形成过程。当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由于温度下降,紧靠型壁处首先结壳,且在内部存在较宽的液固两相共存区。温度继续下降,结壳加厚,两相共存区逐步推向中心,发达的树枝晶将中心部分的合金液分隔成许多独立的小液体区。这些独立的小液体区***趋于同时凝固,因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而形成缩松。铸件中还常会产生显微缩松。显微缩松产生在晶间和分枝之间,与细小的析出性气孔很难区分,且经常是同时发生的,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显微缩松在各种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它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对铸件的冲击韧性和延伸率影响更大,也降低铸件的气密性和物理化学性能,对于一般铸件往往不作为缺陷。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要求铸件有较高的气密性,高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时,则必须设法减少和防止显微缩松的产生。